close
哲學?
不是一般我們的認知
是差異滿多的
老師一直問我們是誰?

A:我是大三生  老師回答,我不是問你大幾
B:我是台灣人    又回答說,我不是問你是哪國人
C: 我是林佩璇   這次回答,我不是在問你叫什麼

而是問你 ,你是誰?

哲學是什麼一回事?

作者:林火旺(台大哲學系教授)
分類:2.3/6.1/6.4
出處:自由時報

 

一個對哲學充滿好奇的善意同情者會問:「哲學是什麼?」而一個對哲學充滿嘲諷輕蔑的人則會問:「讀哲學有什麼用?」

對於前者,通常會認真地向他解說哲學的重要性和迷人之處;對於後者,他並不是真的要得到答案,我的答覆是:「你活著又有什麼用?」

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哲學家是做些什麼,一般人的印象是唸哲學的都是怪人,其實人類文明的重大轉折,都是由哲學思想所主導,

哲學對人類生活方式、美好生活的期待,具有關鍵性作用。自由主義思想創造今日的民主政治,馬克斯主義使二十世紀飽嚐共產主義的浩劫。

每一個人活在世上都在努力追求一個幸福美好的人生,但是很少人會真正思索:什麼樣的生活才是值得活?大多數人是隨波逐流,對他們而言,

「幸福」不外是名利的代稱,但是現實世界中有名有利的人,似乎也不是完滿無憾。生命的答案好像不是這麼簡單,否則人類的歷史不會是悲劇不            重       演。

和人類存在相關的種種「簡單的」問題,如:樹是不是真的存在?亂倫真的錯嗎?我所看到這顆蘋果的顏色是不是真的和你看到的一樣?

哲學家不能滿足於普通常識,因為所謂的「普通常識」有可能是人的偏見。哲學的精神就是凡事追根究底,「普通常識」往往似是而非,

尤其面對重大問題,更常常無濟於事。

就以人生為例,從某一個意義而言,人生說穿了不過是吃飽飯等死,許多高遠的人世理想、偉大的生命目標,只是讓人在生死之間有事可做,

可以忘卻死亡的威脅和苦惱。所以據社會學家的調查,越文明富裕的社會,自殺率越高,在富裕安定如北歐的社會,人會發現在這樣的社會

多他一個不多、少他一個不少。人生似乎是充滿了矛盾,物質匱乏時,以為衣食豐足就是幸福美滿;衣食無缺,卻又發現日子無聊難耐。

貧困的生命積極進取,富足的生活慵懶無助,存在到底為了什麼?

雖然哲學的成果並不能解決生命存在的問題,但是哲學訓練可以使人透過追根究底的理性思辨,意識到人類自身的有限性。

如果人類的有限性使得人生註定不夠完美,哲學家對這個不完美會有較深的思索和自覺

。如果人意識到:人生在某一個意義上是吃飽飯等死,則人類現實生活中許多的爭名逐利、愛恨情仇就顯得荒謬可笑。哲學家的思考和生活方式所以被認為「怪」,就是因為他從與眾不同的角度觀照這個世界,也許這個「怪」就是智慧,就是乾坤萬古機。

哲學教育所要培養的就是哲學思辨的能力,哲學始於「懷疑」,卻無法提供定見,每一個哲學主張都代表一種觀照世界的方式,

哲學家深知,沒有一種觀照世界的方式可以「放諸四海而皆準,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」;所以一個具有高度哲學訓練的人,隨時準備接受不同觀點的挑戰,「差異」是正常,說服別人必須以「理」,而不是以「力」。

因此哲學是一門最講理的學問,目前台灣社會雖自由卻自我,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是真理的化身,

對於任何不同於自己的主張,不是認定對方推理不清或知識不足,就是懷疑動機不正、居心不良,以致意見不同,視同寇仇。

在這樣一個充滿敵意的社會,哲學教育尤其重要。可惜政治決策者多缺乏哲學智慧,以為哲學對生產無益、對就業無補,

教育政策完全是經濟和市場導向,大學已經成為高級職業訓練所,大學教育的目的彷彿是要鍛鍊不同尺寸、優秀的螺絲釘,以滿足市場的需求而已。

其實不論那一個行業,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人,都是有情有性,會遭遇悲歡離合、經歷喜怒哀樂;不論生長在那一個時代,

我們都會面臨屬於「人」共同的問題。當一個傑出的工程師遭遇生命重大挫折,對存在產生困惑時,一個充滿智慧的哲學家最多只能提供意見,

卻不能替他過活。每一個人都必須自己過這一生,因此每一個人都應該汲取一些哲學智慧,試想:兩千多年來不斷有高智慧的思想家,在思考一般人認為無聊的問題,難道沒有一點道理?

一個有氣質的社會,是因為其公民的品質普遍優異;要培養深刻的公民,必須先訓練公民具有從事深度思考的能力;

沒有哲學深度的社會,不可能具有文化深度。當然,不是每一個大學生都應該以哲學作為志業,但是他們都應該有機會接受一些哲學的洗禮。不是危言聳聽,而是真誠的警語:忽略哲學等於忽略未來。



        這篇文篇中,和上課時老師所說的相似 ,而我個人對哲學有法進一步了解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佩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